您好,欢迎来到应急中国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舆情&评论

提高环境应急预案实用性科学性

发布时间:2016-03-10 来源:网络 阅读:1500
我国环境预案管理工作正全面起步,成效初显。但是,在基层实践中,部分企业把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当成了硬性任务,预案完成后就束之高阁,没人看、没人用。当前,急需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相应改进。

    我国环境预案管理工作正全面起步,成效初显。但是,在基层实践中,部分企业把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当成了硬性任务,预案完成后就束之高阁,没人看、没人用。当前,急需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相应改进。

  变革全盘委托的模式,实现企业主动参与甚至主导预案编制。在实际编制中,很多企业只负责出钱委托,对编制过程不闻不问,当甩手掌柜;一些专业服务机构“收钱全包”,对企业的了解不充分、调查不深入,导致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化和模式化,预案内容千篇一律。因此,急需加强宣教,推动企业从“要我出钱买预案”到“我要主导会应急”观念转变。

  杜绝照抄环评的风气,实现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的与时俱进。风险物质环境影响测算,是预判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突发环境事件等级的理论依据。部分编制单位因为赶进度等原因,不顾环评报告是否久远,企业生产、储存、运输的风险物质是否变化,周边环境敏感点有无变动,一律照抄环评报告相关数据,导致应急预案成为环评翻版。应急预案没有建立在对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基础上,更没有建立在应急物资储备和处置能力建设上,导致理论性过强、实用性不够。编制单位应在参考环评报告基础上,严格按照企业生产实际,结合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明确环境风险源头、污染物扩散通道、环境敏感目标等关键点,核实救援组织、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处置措施和保障制度,增强预案实用性。

  弥合不接地气的差距,实现环境应急预案启动的常态化。许多企业从未启动预案,主要是习惯性地认为启动条件“高大上”。实际上,2014年《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经扩大了“突发环境事件”的内涵。因此,在编制预案文本时,大到重特大生产事故次生污染,小到污染物超标排放、污染治理设施故障等情况,都可以纳入预案启动范畴。在出现突发情况时,鼓励企业大胆启动应急报告程序。在环境事件突发时,企业能够做到沉稳、熟练应对,就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和减轻环境污染。

  避免泛泛而谈、流于形式,实现应急处置措施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实战性。编制预案的主要目的,是企业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以自身能力完成自救,并在最短时限内、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护环境敏感目标。这就要求预案编制中,要把每一个措施程序化、目标化、岗位化、固定化,责任到人。同时,要以企业现有部门为依托,明确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分工,对照现场处置应急预案建立重点岗位“卡片式”应急预案格式,使员工熟悉警戒、救援、控制、排险、洗消和善后等义务,保证在突发状况下各司其职。

  此外,要打破各自为政格局,实现环境应急预案的上下联动和前后衔接。编制中,要注意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周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衔接以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协调联动。主动邀请其他部门、单位应急管理人员参加。同时,加强信息公开,积极吸收来自外界反馈信息,并进行相应修订。(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0
应急装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