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急中国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应急动态

【央广徒步侧记】野外徒步,前30分钟是个坎儿

发布时间:2014-12-12 来源:网络 阅读:1670
【央广徒步侧记】野外徒步,前30分钟是个坎儿

       “徒步最难熬的是前半个小时,一旦突破这个时间节点,之后的路就能顺其自然地走完了。”央广网新媒体部新闻中心一位女编辑在成功徒步15公里后,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
        9月2日~3日,为增强企业员工的户外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央广网新媒体部员工第一期防灾减灾应急培训活动在北京举行,60名学员在特群(北京)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特群”)CETTIC防灾应急管理培训处培训师的带领下,完成了水泉沟峡谷穿越、野外生存技能挑战等环节的应急知识培训。
         第一批60名学员中,有一多半为女学员,一听到15公里的峡谷徒步,她们第一反应是“体力不行”、“搞不定”。在特群培训师进行了徒步安全知识培训和徒步技巧分享之后,女学员们才打消了心理顾虑,开始峡谷穿越。
       
         跋山涉水,相互扶持

         上午10点,60名央广学员分5队,在6名培训师的带领下,从黄花城水长城出发,目的地是15公里以外的水泉沟。
         因为昨天刚下过雨,导致路面湿滑、水流充沛,这无疑给徒步增加了难度。
         一路上,男女学员相互扶持。趟河流时,男学员在前面探路,并把石头全部铺稳,然后自己脱了鞋站在河流中间,搀扶女学员一个一个过河。
         攀登岩石时,男学员冲在前面,先爬上去,然后两人一组,帮助后来的人一起攀登。
“以前在办公室,除了忙还是忙,因为新闻工作节奏非常快,平日里我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同事们相处,这样的活动很难得,可以让同事们生活在一起,增进感情。以前很多同事我都叫不上名字,这次我全部认识了。”央广网新媒体部应急频道的一位编辑说。
         
         边走边学应急知识

         野外生存,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60名学员中,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参加徒步,为了保证学员们的安全,6名带队的培训师各自准备了应急物资:静力绳、医疗救援包、十滴水、防蚊喷剂、葡萄糖、巧克力等。一旦学员出现体力不支,可以用静力绳做成担架,对学员进行保护和运输;葡萄糖和巧克力可以随时补充体力。“知道了静力绳的作用,我们就大胆地往前冲了,反正半路倒下有人抬。”一位学员开玩笑说。
         一路上,培训师抓住各种机会给学员们传授野外生存技巧:攀登时,培训师告诉学员如何在坡度大于45度角时,巧用静力绳攀登;遇到岔路口,给学员们讲解如何参考溪流的方向和树木生长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路线;趟河时,给学员示范拉手应该握住双方的手腕,才最牢固。
         “一路上边学边走,也不觉得15公里有多远了,我不敢相信我也能走下来。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我想我以后会爱上徒步。”来自应急频道的编辑如此说。
        特群应急管理培训处王处长在此次徒步圆满结束后说,年轻人是户外运动的主力军,如何学会用专业知识指导户外游玩和探险,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任何人都不能轻视。当然,户外安全知识不是两三天就能全部掌握的,大家应该在平时不断学习,以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技能,才能玩得科学,玩得尽兴。
  
         Tips: 特群培训师教你“徒步技巧”
        1. 刚开始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
        2. 前30分钟是个分水岭,如果可以坚持下来,你在体力上就会慢慢适应。
        3. 徒步不是腿部运动,而是全身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保持匀速。
       4. 休息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5. 带足饮用水,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宁多勿少。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喝水也是主动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
                                                      
                                                                                                             应急知识热线:4006-058-928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培训网

分享到:0
应急装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