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急中国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内新闻

【中急培评论】应急预案,不能成为“绣花枕头”

发布时间:2015-10-13 来源:网络 阅读:1103
写在第26个国际减灾日(10月13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确定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保护生命安全”。

        应急预案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它就像是一个解题思路。没有思路,什么题也解不出来。没有思路,只会越解越乱。

        应急预案是减轻灾害损失的关键所在。一个城市,没有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无疑会在突发事件中陷入被动。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大量伤亡。在后期的抢险救援中,整个天津没有应急规划,指挥混乱,医院接待能力受到质疑。在应对媒体的信息公开环节,更是手足无措,捉襟见肘,最终导致民愤难平。

        不仅是爆炸事故,即便一场暴雨,也能将城市减灾能力的低下暴露无遗。今年九月中旬,由于暴雨的侵袭,海口市区多个路段积水,多条路段车辆无法通行,交通出现严重拥堵现象。这个样的场景不止海口一个,全国到处都是。

         一场灾害就是一面镜子,带来了伤亡,也找到了问题所在。事实上,城市管理,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需要更多的未雨绸缪,需要更多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

        当下,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剧,人口膨胀,车辆增多,城市负荷越来越重,城市治理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环的“应付”,都有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危害。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浙江温州鞋厂火灾事故……究其原因,多源于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足、应对处置失当等人为因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城市管理的日趋复杂以及历史的惨痛教训,都警示我们突发事件不容小觑,必须痛定思痛。只有提前准备、提早谋划,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只有科学考量、统筹兼顾,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条不紊、从容应对,将灾害降到最低。

        但是编写一个科学的预案,绝不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敲字就可以解决的,更不是通过修改上层文件就可以轻易获得。曾经,一位新华社的记者在某乡镇听镇长介绍防治非典的思路,随后,记者向他索要了一份镇里制订的“防非”应急预案。

        没想到,这个预案在戴了一串“为了”的政治帽子后,草草列出了“建立有关机构”“工作职责及分工”“有关要求”三方面内容。整个“预案”不足千字,对于相关工作及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只是点了一串政府部门的名字。至于防治非典的应急处理流程,基本没涉及。

        另外一个县制订的“防非”预案,都是从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应急处理方案中“摘抄”的,其中“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联动”“要及时发现和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等一类空话连篇。预案在“工作机构”中列出了长达两页的“领导名单”,但通篇没有结合本县实际分析区域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预案最后说,“对工作不力者将严肃处理”。至于什么表现属“工作不力”,“严肃处理”又究竟是怎样处理,均没有提及。

        这些绣花枕头一样的应急预案,如何能事前预警,降低灾害损失?更谈不上 救人性命了。

        中急培(北京)应急技术中心主任崔元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一份科学的应急预案,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突发事件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绝非一时一刻所能消除,也绝非一己之力或者单个部门之功所能应对。公共安全无小事,我们得用务实的态度,瞄准突发事件多发领域,制定尽可能完备的应急预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城市弱点,了解各种灾害的特点,然后群策群力,加强部门联动,并且反复演练应急预案,防止应急预案在真正应用时,如“哑弹”一般毫无威力。

        同时,更需要政府部门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周全考虑、理顺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完善预案,以避免应急预案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在灾害来临时手足无措,才能真正做到减轻灾害。

 

 

(应急中国)

应急知识热线:4006-058-928

 

 

 

分享到:0
应急装备更多>>